【實體限定】為什麼我們用藝術照顧長輩?給藝術教育、高齡照顧工作者的聚會
【實體限定】為什麼我們用藝術照顧長輩?給藝術教育、高齡照顧工作者的聚會

詳細資訊

​​​​​​今年3月,我們在線上和大家討論過一個問題:藝術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帶領表達性創作活動中,理解長者需要的照顧呢?為什麼在教育推廣活動、學習性活動中,長輩能夠感受到被包容與關懷呢?這一次的實體聚會,我們邀請在社區工作的藝術教育工作者、醫療照顧工作者、社會工作者,我們透過3個短講時間,一起交流思考,藝術為什麼能在高齡照顧上發揮影響力? 

(下面劇透3個短講內容,你也可以保持驚喜跳過,按下報名x)


 

短講1: 不能看不到成效嗎? 藝術與照顧素養的反思

思盈一直很好奇一個問題:為什麼大家期待藝術能夠發揮照顧功能?她不禁懷疑藝術必須要是醫療的、達到治療效果的方法,並且要用醫療實證的角度才能證明他有效,才能夠嘗試嗎?有沒有可能藝術教育本身能夠很簡單,像素養一樣落實在生活中呢?短講中,思盈將分享他在蘇格蘭的社區活動的觀察,不用到醫院掛號、花大錢、低藝術技術門檻的生活樂趣 :0
 

短講2: 一定要有好成果嗎? 我帶長輩畫出日常回憶

欣陵長期在臺北醫學大學的社區據點帶長輩從水墨、繪畫活動,鼓勵參與活動的亞健康、失智長輩來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,他發現有些長輩會有手腦不協調時感到挫折,而減少參加活動的意願,雖然每堂課都會有一些小任務,但比起完成作品,他更希望長輩們都能夠在參與過程中療癒自己 <3

 

短講3:長輩不能很潮嗎? 企劃腦可可的創意百寶袋

多數老師都會設計自己課程,但怎麼能夠轉譯這些教案內容變得更容易理解呢?透過一些企劃小點子,或是社群媒體分享,可晴將會分享他腦袋的創意,能夠讓這些活動設計,被更多長輩的家人、社區和廣大的社會看重或看見~

 

AFA邀請30位夥伴來現場交流聚會 heart

  • 活動時間:2024/7/6(六)15:00-17:00
  • 活動報到:14:40-15:00 ( 逾時將開放候補sorry)
  • 地點: 剝皮寮歷史街區視聽室 &173-5號  
  • 地圖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( https://maps.app.goo.gl/b5mnEBFywqiUR2ne7?g_st=com.google.maps.preview.copy )

  • 活動對象:藝術教育工作者、醫療照顧工作者、社會工作者,限額30位。
  • 講者:謝思盈/ Art For All 共同創辦人 黃可晴/ 自由活動企劃謝欣陵/藝術講師、白日夢藝術坊主理人 

關於老師

留言討論

【實體限定】為什麼我們用藝術照顧長輩?給藝術教育、高齡照顧工作者的聚會

NT$0
35